认识自己 大道无心
一直以来,我对自己都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要求的,我与大家一样都是从20岁走过来的,经历了年轻的人生。人家说年轻人哪会装穷呢?我既不装穷,也不撑富,不在意社会世俗的那些观念,只是客观地对待自己。如果我只有两个钱,那么肯定不会说有三个。不需要任何的面子,也不执著任何人格。一个人需要对自己存有正确的了解、客观的认识,这个很重要。这是其一。
其二,就是不要有面子的观念。比如,“对着这么多的人,就只批评我一个,怎么当着这么多人来说我”等等这样的想法。我就是要当着很多人的面去说你,也一定会这样去做。只有这样才能够破除你们那种所谓的人格、尊荣和面子。只要你们感觉到了委屈,那正好就是显现出了需要去掉的毛病。道无心啊!没有委屈,没有高兴,也没有痛苦。如果你是道心的话,你怎么会有委屈呢?你怎么会有人格呢?你这个高贵的头低了一下,就觉得“唉呀,这个我受不了”。为什么受不了?那是因为你还没觉悟到这个层面,还是个利己的、狭隘的、自私的利益心态在作怪。
就像有位学员那样,给我打电话时说:“老师,这回我来了之后,我想重新给你行礼。”可来了以后她又不行了。为什么?她还是没有那个诚信。是啊,你觉得你自己很高贵,你有人格,有尊严,那还怎么可能去践行根本智慧呢?怎么可能学到东西呢?人人都想走捷径,然后没有谁愿意放下那个所谓的架子和面子,紧紧地怀抱着自己的那个人格,那个假面子、假人格,像这样修都是假的,都是没有诚意的思想言行。人家一说你们,脸面马上就挂不住了,那样的修身养性有意义吗?
像这样的人,无论行多大礼,也是没有一点意义的,心不诚,假的思想和行动有什么用?如果真懂得了谦卑诚信,那么行礼的这个形式在你心里也就不会感觉有什么障碍了,你自然流露出来什么样的行为活动那就是什么样的。
像我们这里的高老师和罗老师经常会挨训,她们知道那是在帮助自己。小吴还不行,小吴在这方面差很远,原因就是没有主动去学习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提高认识、帮助改造自己的智慧教育文化理论。所以只要一说她,她就会认为自己被冤枉了,这样的思想是绝对不行的。在我身边修身养性绝对不能这样放纵自己,否则自己就将淘汰自己。
大家需要通过学习修身养性的理论、智慧教育文化的内容,认识到任何人都可以说你。要知道别人能够说你、批评你,那都是在尽心地帮助你们。我自己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是这样去做的。有位同学就曾批评过我,她说老师您的对联写得不对,我听了她的理由之后,觉得不对就改,这有什么不可以呢?只要是批评我,我都是会接受的,并且还会主动地去反省,这个过程就没有面子的问题出现,并不会因为你是学员,我是老师,而感觉自己没有面子、没有人格、没有尊严。
古人说“不耻下问”,就是说人没有高下之分,别管人家什么身份地位,只要是合道之理就要谦卑地跟人家学。一个人能够知错就改,那就是智慧!这个李老师也是一样的,人家一冤枉他,他就不行了。田老师有意委屈他,有意那么说他,他却回答说:“你怎么老是这样诅咒我呢?”这就是没有觉悟智慧的表现,不能当下进入,当然也是愚昧无知的表现。
破除我执,不是有用谦、用损、用忘、用虚、用顺其自然的这些方法吗?如果人家指出你的问题和缺点,而你能够认识问题存在的症结,并虚心地接受人家的意见,那就是“用谦”的结果;如果对无论是自己发现的,还是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缺点,自己都能够主动做到有错必改、有错必究,那么这就是“用损”的结果;如果人家对你提出的批评与建议不对,而你事后不计于心,事事无碍,那就是“用忘”的结果;如果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,无论其对与错都欣然接受,能涵能容,那就是“用虚”的结果;如果对别人提出的批评和建议,能够持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”的态度,那就是“顺其自然”。
一个人如果体现出愚昧、愚蠢的思想与行为活动,那就会觉得是人家把你堵住了的。有谁堵住你了?如果不是你自己的观念在那里挡道,又有谁能够把你堵住,是谁堵你了?人家一说话你们就起脾气,人家的讲话为什么让你起气了?因为你们听了之后,心就动了。如果不动心呢?怎么会引起你们生气!心不动时即是觉悟智慧的显现。
待续!